主页 >> 扯淡 >> 如何面对我们的“饥饿”——电影《燃烧》的随想

如何面对我们的“饥饿”——电影《燃烧》的随想

前言

最近看了韩国电影《燃烧》,不得不说韩国电影也是一个比较神奇的类目,特别敢于突破禁忌,诞生了许多经典作品。前一阵国内爆出惊掉下巴的尸体倒卖大案,有人就建议韩国导演拍成电影。说回这部片,剧情是一个韩国汉尼拔的故事,通篇都有很多的隐喻,所以也比较费脑,也比较耐人寻味。(温馨提示:成人画面很多,未成年人请携带父母观看)

关于饥饿

影片贯穿始终的一个概念是饥饿。这个概念是由女主申海美讲述的。她要去非洲旅行,非洲某某部落有一种哲学,说有两种饥饿的人,Little Hunger 和 Great Hunger,小饥饿和大饥饿,小饥饿是吃饭可以解决的饥饿,大饥饿是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层面的饥饿,这才是真正的饥饿,也就是很难被满足。

这有点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简化版,物质的需求只是最底层的,更高层的是精神追求。虽然需求是有从低到高的层次,但不一定完全按照顺序来满足。比如在西藏和印度,今天都有许多苦行僧,他们压制自己的物质需求,每天吃不饱穿不暖,但他们却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。这个影片里面也有这样的体现,比如女主欠着债,以至于家人都不想认她,她还是理想去非洲旅行,男主看起来混的还不如女主,他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。这两个人的理想加起来就是诗和远方,可他们都是小饥饿都没有解决好的社会底层。

而大饥饿呢,虽然它显得更高级,或者说至少是有门槛的。但也未必就高人一等,它可能是更麻烦的事情,小饥饿的时候你的烦恼只有小饥饿,小饥饿解决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,这也是人性。电影里面的男二号本哥开跑车,住豪宅,显然小饥饿对他来说根本不存在,对他来说只有大饥饿的问题。他的大饥饿如何满足呢,他说是烧塑料棚,两个月一次。塑料棚也是一个隐喻,看到了另一种翻译是温室,女人常常被赋予温暖的含义,再结合他前面一段做饭献祭论。他说的烧塑料棚就是烧他的女朋友,就像做饭一样的烧,像吃饭一样满足他的大饥饿。而这种饥饿也会像吃饭一样,吃过上顿还需要下顿,每隔两个月就得再烧一个。所以这种看似高人一等的大饥饿不仅不高级,反而带来更大的问题。本哥在做饭的时候也提到了献祭这一具有宗教意味的表述,今天的许多战争比如巴以地区也正是因为宗教信仰这种精神追求,宗教解决的就是对人生的终极意义,这种追求同样令今天的巴以地区陷入战火的燃烧。

化解饥饿

影片提出了这个问题,也提出了化解之道,这同样是由女主申海美讲述的。她在讲大饥饿理论之前还来了一段无实物表演,表演怎么空手吃桔子,并且道出了表演心法,那就是“不要想象有桔子,而是忘记没有桔子”。这段表演与吃有关,暗示解决饥饿问题,特别是非物质的饥饿问题。化解之道不是阿Q式的想象有这个东西我吃饱了,而是我忘掉没有这个东西,或者说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就很满足。本的内心空虚,不需要真的烧塑料棚来化解,而是忘掉没有塑料棚。

老子《道德经》中“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。使夫知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”这段论述常常被批判为愚民政策,实际上“虚其心,实其腹”就是对应大饥饿与小饥饿,大饥饿要用忘掉的方式,小饥饿需要被满足。这段话由统治者推行就是愚民,而能够自己主动这么做的就是修行。如果人人如此修行,这个世界会少去很多的纷争,也就达到了无为而治。有人问雪漠大师说你修行这么久得到了什么,他的回答是“一颗什么都不需要得到的心”。

滚动至顶部